在茶香氤氳的華夏大地上,普洱茶以其“越陳越香”的獨特魅力,承載著千年茶文化的深厚底蘊。近年來我國普洱茶倉儲量越來越大,不同地區、不同企業有不同的倉儲方式,不可避免導致普洱茶產品在倉儲過程中發生品質降低、潛在不安全因子等突出問題。為此,需要制定普洱茶倉儲行業標準,指導普洱茶科學倉儲,更好地引導和規范普洱茶生產企業和倉儲企業,保障普洱茶在倉儲過程中的品質和安全,保證消費者的健康。2025年6月17日,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普洱茶倉儲規范》供銷行業標準征求意見稿,標志著我國普洱茶倉儲正式邁入標準化時代,為這一古老茶品的品質守護與價值提升注入科技動能。
本次標準制定的主要內容有:
1. 標準的結構、技術要素及表述規則 根據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要求編制標準文本。
2. 適用范圍 該文件規定了普洱茶倉儲的術語與定義、基本要求、倉儲管理、保質措施和試驗方法。該文件適用于普洱茶及其原料的倉儲。
3. 術語和定義 對“普洱茶倉儲”“普洱茶智能倉儲”“數字化管理” 等術語進行了定義。
4. 基本要求 明確了產品、包裝、倉庫的基本要求。
5. 倉儲管理 對入庫、倉儲條件、庫檢、衛生管理、安全防范、數字化管理等規定了詳細要求。
6. 保質措施 從通風、衛生、溫濕度控制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普洱茶倉儲過程中品質保持措施的規定 7.試驗方法 對含水率、感官品質、污染物、農藥殘留、大腸菌群和致病菌等指標的測定方法進行了規定。
《普洱茶倉儲規范》的出臺,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革新,更是對千年茶文化的現代詮釋。從茶山到茶倉,從傳統經驗到科學標準,這場倉儲革命正在重塑普洱茶的價值鏈條。隨著標準的落地實施,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科技+文化”的融合創新,讓普洱茶的陳香穿越時空,在標準化護航下飄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