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方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根據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對暫不具備制定地方標準條件,又需要統一技術要求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以參照地方標準制定程序,組織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地方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對需要在農業、工業、服務業、社會事業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領域滿足本市自然條件、風俗習慣等特殊技術要求,但暫不具備制定地方標準條件的,可以制定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因此,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因現實需求應運而生。
各省也在制定自己的《XXX地方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管理辦法》,目前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經印發《上海市地方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管理辦法》;山西和海南也發布了征求意見稿: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省級地方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的函、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征求《海南省地方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下面食品伙伴網帶大家一起了解地方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
1、特點
地方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與規范性文件的區別: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主要規定技術要求,其內容不得設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而規范性文件是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的規定,這是兩者的本質區別。
地方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與地方標準的區別: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是暫不具備制定地方標準又有技術需求時的一種制度形式,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可以形象的比喻為地方標準的“胎兒時期”,當指導性技術文件具備制定地方標準制定條件時,可以上升為地方標準。
2、制定程序
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的制定程序一般包括立項、起草、征求意見、審查、批準、編號和發布等工作。
3、命名
各省的命名規則不太相同。下面我們以上海為例介紹:
(2)區人民政府制定的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的代號由三位行政區域代碼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