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主要起草的《節約型餐飲企業評價通則》團體標準發布實施。該團體標準由北京市朝陽區食品藥品行業協會歸口,標準覆蓋餐飲企業管理、餐飲場所、餐食加工、服務、餐食剩余、餐廚廢棄物處置等多個方面。該標準是北京市域內首個針對節約型餐飲制訂的標準。
該標準對于餐飲企業的評價設計了6個一級指標,26個二級指標。6個一級指標包括餐飲企業管理、餐飲場所、餐食加工、服務、餐食剩余、餐廚廢棄物處置的評價內容,每個一級指標都有具體的描述,如:管理指標中要求應有高層管理人員負責節約型餐飲工作,明確崗位職責,實行崗位責任制;餐飲場所指標中要求應采取多種方式在大廳、包間(廂)、餐桌等餐飲場所的醒目位置清晰顯示節約餐飲信息;餐食加工指標中要求,菜肴應提供半份菜、位菜(一人份菜肴)。菜單上宜標注食材份量、用餐人數、節約餐飲等提醒信息;服務包括節約提醒、退調餐制度、剩余打包、顧客節約獎勵;餐食剩余包括用餐剩余量制度和用餐剩余量的計算;餐廚廢棄物處置包括餐廚廢棄物臺賬的建立、廢棄物處理、資源化利用等。
評價指標被賦予不同的分值,總分滿分為100分。分數在90分及以上,為一級節約型餐飲企業;80分(含)到90分之間,為二級節約型餐飲企業;70分(含)到80分之間,為三級節約型餐飲企業。
該團體標準將為餐飲企業、單位食堂進行節約型評價提供標準指導,為開展相關行動提供有益借鑒。同時,標準內容與垃圾分類有機結合,提倡餐飲企業通過有效開展垃圾分類,不提供免費打包袋等方式,指導餐廚廢棄物處理、合理資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