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有關部門,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其他有關單位:
為充分發揮標準化工作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作用,滿足我省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發展、生態環保、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等各領域對標準的迫切需求, 年初,省局下達了《關于征集2020年河北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的通知》(冀市監函〔2020〕31號)文件。經有關行業部門申報、推薦,省局通過網上篩查,最終確定176項省級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作為2020年度河北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第四批)(見附件),現予以下達。
請相關單位認真組織本計劃的實施,按時完成制修訂任務。為確保計劃落實,提出以下具體要求:
一、標準提出單位應盡快把計劃落實到標準起草單位,并加強督導,確保自本計劃下達之日起一年內完成標準制定任務,涉及急需制定地方標準的重要項目要加快進度,盡早完成。一年之內完不成標準制修訂任務的,要說明理由,提出延期申請,延期不得超過半年。
二、標準起草單位要立即成立由相關專家組成的標準起草工作組,開展標準制定工作。標準起草工作組要廣泛搜集相關技術資料和國際國內標準,針對關鍵技術或管理要求,深入進行試驗驗證、比對、論證工作,在此基礎上擬定標準草案,形成標準征求意見稿,廣泛征求生產、管理、科研等各相關單位或個人的意見,形成標準送審稿及相關文件。
三、標準的制定要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國家、行業強制性標準的要求,并保證與現行推薦性標準協調一致,有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的,要盡量采用。標準內容的確定,要充分考慮標準實施的實際要求,充分吸收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的意見和建議,既要保證標準在技術上的先進性,又便于推廣應用。在標準起草過程中,各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認真研究,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標準文本的編制要認真執行GB/T 1.1等國家標準,確保標準質量。
四、標準提出單位要積極幫助標準起草單位做好標準制定過程中的協調工作,重大問題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提出單位要為標準起草單位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隨本計劃下達的標準制修訂專項經費,要專款專用,不得挪用。
五、標準施行專家會議的形式進行審定。標準提出單位需在審定前一個月向省局提出書面標準審定申請,并將標準文本(送審稿)、編制說明、征求意見匯總處理表,以及擬邀請的審查專家名單等材料電子版提交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技術管理處。經審核資料齊全,安排專家會議審定。根據專家意見,對標準文本、編制說明進行修改完善,形成標準報批稿。
六、標準報批材料應加蓋單位公章后,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批發布。報批材料包括:標準文本(報批稿)、編制說明、征求意見匯總處理表、標準審批發布簽署表、審定會議紀要等。紙質材料一式三份,電子版文件(包括:標準文本報批稿、編制說明、征求意見匯總處理表)發到以下指定郵箱。
聯 系 人:劉玉 王鵬
聯系電話:0311-67565163 67565170
電子郵箱:hebsdfbz@163.com
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年8月27日
(信息公開類型:主動公開)
相關制修訂的地方標準如下:
序號 | 標準名稱 |
1 | 麻杏石甘口服液提取工藝標準 |
2 | 農業用水定額系列標準(第1部分:種植業;第2部分:養殖業) |
3 | 畜禽養殖廢棄物堆肥工程技術規范 |
4 | 集約化奶牛場糞污處理物農田施用技術規程 |
5 | 農作物秸稈燃料化利用污染控制技術規范 |
6 | 海洋牧場養護與管理技術規范 |
7 | 設施蔬菜鎘污染防控技術規程 |
8 | 濱海泥質鹽堿地千屈菜栽植技術規程 |
9 | 自然農法板栗病蟲害防控技術規程 |
10 | 山藥連作障礙防控技術規程 |
11 | 大棚秋延后辣椒輕簡化栽培技術規程 |
12 | 日光溫室春黃瓜-秋黃瓜-青蒜栽培模式技術規程 |
13 | 批次化生產羔羊的哺乳期舍飼技術規程 |
14 | 馬鈴薯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規程 |
15 | 甘薯“一水一膜”高效栽培技術規程 |
16 | 夏玉米田雜草綠色防控技術規程 |
17 | 黃瓜主要病蟲害生物防控技術規范 |
18 | 設施草莓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規程 |
19 | 韭菜基質盆栽技術規程 |
20 | 功能農產品產地追溯、信息編碼和標識規范 |
21 | 太行雞營養需要技術指南 |
22 | 蛋用種公雞培育技術規程 |
23 | 荷斯坦奶牛核心群選育技術規程 |
24 | 雞糞腸球菌病綜合診斷技術規程 |
25 | 冬小麥化肥減量增效技術規程 |
26 | 蔬菜生產施肥限量要求 |
27 | 水稻機插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規程 |
28 | 二作區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規程 |
29 | 小型西瓜設施吊蔓生產技術規程 |
30 | 抗豆象綠豆生產技術規程 |
31 | 噬菌體防控奶牛乳房炎技術規程 |
32 | 生姜連作土壤管理技術規程 |
33 | 日光溫室蔬菜安全高效生產技術規程 |
34 | 黃驊旱堿麥生產技術規程 |
35 | 高品質鮮食番茄栽培技術規程 |
36 | 芽球菊苣仔根生產技術規程 |
37 | 大球蓋菇設施栽培技術規程 |
38 | 軟棗獼猴桃生產技術規程 |
39 | 張北馬飼養管理技術規程 |
40 | 張雜谷全株青貯制作技術規程 |
41 | 高油酸花生黃曲霉毒素防控技術規程 |
42 | 機械化深松條件下肥料分層施用技術規程 |
43 | 冀西北寒旱區飼用燕麥綠色栽培技術規程 |
44 | 冬小麥—夏紅薯栽培技術規程 |
45 | 蔬菜工廠化育苗全程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規程 |
46 | 冬小麥-夏大豆栽培技術規程 |
47 | 茄果類蔬菜機械化精量播種育苗技術規程 |
48 | 香椿集約化育苗技術規程 |
49 | 黃秋葵-油葵間作栽培技術規程 |
50 | 中華鱉溫室暗光養殖技術規范 |
51 | 鹽堿地日光溫室無花果種植技術規程 |
52 | 藕塘魚蟹藕綜合種養技術規范 |
53 | 黑龍港旱作區冬小麥節水技術規程 |
54 | 糧油作物生產托管技術服務規范 |
55 | 餐飲業無接觸配送服務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