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貴州遵義縣質監局、遵義縣科技局編寫的《遵義杜仲栽培技術規程》已送貴州省質監局審核。該規程對遵義縣杜仲的采種育苗、林地選擇、造林技術、經營管理(病蟲害防治)和成品采收等一系列環節進行了標準化規定,充分結合遵義縣氣象和水文的特點,兼具科學性和實用性,填補了"杜仲之鄉"種植標準的空白。
據介紹,由于杜仲藥用價值高,并且用途廣,所以杜仲又被人們譽為"植物黃金".同時,隨著全球范圍的天然橡膠資源緊缺,橡膠工業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更迫使國際科技、企業界,把目光快速轉向生物新材料上。
地處黔北地區的遵義縣,以杜仲量多質好而聞名全國,2001年,原國家林業部授予遵義縣"中國杜仲之鄉"的稱號。目前,遵義市年產杜仲皮500萬噸,年產杜仲種子20噸。但是,由于缺乏標準化技術支撐,杜仲資源深度開發工作略顯滯后,急需通過標準化種植和地理標志保護形成資源的縱深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