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果醋、蘋果果醋、葡萄果醋……今夏各類果醋飲料擠滿了成都各大超市的貨架,"好喝"、"健康"、"時尚"成為果醋飲料促銷宣傳的主要賣點,"感覺很新鮮,之前還沒怎么喝過"、"醋的功能本來就很多,應該對人體有益,但不曉得味道怎么樣"……對于果醋飲料,市場銷售叫好不叫座。據紅旗連鎖新南門店銷售人員介紹,果醋市場一直不是很大。"也許是消費者對這類新型飲料了解不多,加之假冒偽劣的產品擾亂了市場,印象不佳造成的。"
"這是事實,也是果醋發展的癥結所在。"四川綠源檸檬發展公司銷售經理何苗認為,由于目前還沒有行業標準,醋飲料的門檻低,導致很多雜牌醋飲料、香精勾兌食醋、貼牌的"山寨"果醋充斥市場,誤導了消費者對醋飲料的認知。
生產的混亂延伸到終端銷售市場,往往是低價劣質產品依靠價格優勢大行其道,"低價產品有很高的利潤空間,而這部分利潤往往來自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環節,而最終埋單的卻是消費者。"據業內人士透露,以次充好、貼牌生產等使得消費者對果醋的口感、質量等非常反感,"簡直是把整個行業的品牌都給砸了。"
"雖然醋的保健功能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但醋飲料發展10多年以來,卻沒有成為飲料中的一個大品類,目前全國性的企業寥寥無幾。"何苗分析,醋飲料必須從完善行業標準突破,激發應有的市場魅力。
就在投資商對果醋飲料望而卻步時,中投顧問的一則預測報告將果醋飲料推向了飲料業最具潛力飲品的位置。日前,中投顧問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軟飲料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我國果醋飲料擁有驚人的市場潛力,到2010年,我國果醋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億元,2012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億元。現實的瓶頸與未來的潛力,使這塊尚未成熟的飲料"處女地"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如果不是行業的不規范阻礙了發展,果醋飲料完全可以和茶飲料、碳酸飲料并駕齊驅。"省食品工業行業指導處負責人認為。
果醋飲料的迅速發展與行業標準的缺失,也引起行業主管部門的關注。去年底,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飲料分委會發布的果醋飲料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中提到,果醋飲料不得使用未經果醋發酵產生的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醋酸作為輔料調制果醋飲料,產品具備應有的色澤、香氣和滋味,無異味,無沉淀,無外來雜質。產品標志上,名稱應由"發酵型"、"水果名稱"和"醋飲料"三部分組成……據了解,正式國家標準將于今年年底出臺。"行業標準出臺將有利于克服果醋行業發展的短板,加速果醋行業的發展。"業內人士普遍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