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又到了,連日來記者看到,濟南各超市及農貿市場上擺滿了各種品牌的湯圓,但原來北方人過元宵節要吃的元宵卻沒了蹤影。“昨天去買元宵,找了好幾家超市卻找不到,看到的都是湯圓。過元宵節鬧元宵嘛,沒聽說過鬧湯圓的,再也找不到老濟南過元宵節的味道了。”市民桑先生對記者反映說。
今天上午,記者走訪了大潤發、統一銀座等多家超市看到,臥式冷藏柜里思念、三全凌、科迪、龍鳳湯圓等“一統天下”。但在各超市,記者卻見不到一粒元宵的身影。隨后,記者走訪幾家農貿市場發現,前幾年在市場上常見的現做現賣的手工元宵也不見了蹤影。
元宵節何以元宵遭棄?山東金喬食品廠總經理張磊道出了原由:“元宵用干糯米粉手工搖制,工序較繁不適合大規模生產,元宵配料以糖為主,料很簡單,多是白糖、芝麻、山楂餡,已不符合現代人選擇健康食品的標準,口感也較粗。而湯圓是用水磨糯米粉包餡,甜咸葷素應有盡有,口味豐富。另外,湯圓制成后可速凍或者將餡料分別保存,食用時并不影響口感。但元宵從生產到食用必須在24至48小時內,否則皮餡會因變質而無法食用。再加之國家《速凍面米食品行業標準》實施已一年多,規定未經封裝的速凍食品不得銷售,所以,今年各大超市內的散裝速凍元宵銷聲匿跡。”